查看原文
其他

细数那些没有Web3就干不成的事

Raindy Lu 本体Ontology 2022-07-29
本篇为 OWNInsights 专栏第四期文章,由本体市场营销与传播负责人 Raindy Lu 撰写。通过场景化的案例与轻松的语言,带你深入真正的 Web3 世界,了解它将为我们带来的变革。
Web3 这个熟悉而陌生的词,近来反复出现在各大媒体报道中和企业宣传中。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进入了 Web3 的世界,又有哪些事是非 Web3 所不可达的呢?
相信绝大多数人迈入 Web3 的第一步是用 CEX 创建了第一个比特币账户,抑或是用 Metamask 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以太坊地址,由此开启自己和区块链的故事。之后,你又慢慢接触到更多的数字货币,开始关注它们,并对持有它们感到蠢蠢欲动。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新兴市场,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一些尝到甜头的投机者们,开始宣扬自己对 Web3 的信仰,希望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加入这场“游戏”。然而,这绝不是 Web3。
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解释 Web3,我认为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协作模式。这种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世界的规则玩法,使每个人摆脱中心化机构的桎梏,真正掌控自己的数据与身份,进而推进价值驱动型经济的发展。虽然很多人对区块链和 Web3 的必要性仍持有保留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场景是无法脱离 Web3 的必要元件:

去中心化存储保障信息安全

从1969年阿帕网的出现开始,互联网实现了全球世界的互联互通。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数以千万亿级的数据信息。个人 PC 设备渐渐难以支持存储这些数据,存储能力强大的硬件设备也往往难以携带。云存储应运而生,为各类用户提供了一个共享的数据存储平台,通过用户上传下载的方式来管理使用自己的数据。
Google Drive 的用户量已经达到1.2亿。并且,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这些云存储服务上面又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如谷歌云、AWS 等通过提供客制化 SaaS 服务来帮助企业实现业务转型,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并加速创新。在充分享受这些业务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类信息泄漏事件也层出不穷,个人数据贩卖甚至成为了一个行业。
2018年各大公链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对这一问题的觉醒。不同于云存储,公链就是指任何人都可以读取、发送交易并获得有效确认的共识区块链。公有链通常被认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所有数据公开透明,没有任何个人或者机构可以控制或篡改其中数据的读写。具有保护用户免受开发者的影响访问门槛低所有数据默认公开等特点。
这些都是传统互联网服务无法实现的,随着近五年的发展,从呼喊着要做以太坊杀手,到如今的拥抱 EVM,各大公链也逐渐意识到一家独大是不现实的,万家争鸣才是有利于整个行业发展的选择。在确保节点运行安全、优化 TPS 等基础性建设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考虑与其它链的互操作性成为了共识。
在此基础上,每条链也必须保持一定的专注度,不管是 BSC 上的 DeFiFlow 上的 NFT,还是 Ontology 上的 DID,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和特有的品牌标签。

去中心化身份保护个人隐私

在传统世界中,护照、身份证等证件是证明我们真实身份的凭证,他们由国家权威机构发行,不同国家地区的机构和企业又以与国家的特定约定来判定不同凭证的可信度和可使用场景。当我们需要办理某些特定业务时,就需要按照要求向机构提供自己的全部信息。
拿买机票这件事来说,我们需要向航空公司提供自己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ID 号码等等信息,在航空公司验证乘客满足所有乘机条件后,才会进入出票流程。这些信息往往会被航空公司存储起来,用到公司的其它业务场景中,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你还没下飞机,你的手机上就会收到各式各样的接送机服务和旅游宣传广告的原因。
其实这并非必要操作,他们需要知道的仅仅是诸如乘机人是否超过70周岁,是否有不适合搭乘航班的疾病等重要信息。那么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有序进行呢?去中心化身份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图源:W3C
通常来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条公链作为创建自己 DID 的载体(比如在本体链上创建 ONT ID),之后自己所上传的所有信息都将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记录在这条链上,保证自己的信息安全、不可泄露。对于某些还未支持 DID 的链来说,该链上的地址也可作为自己特定维度下的身份标识。

*地址:ont.id

接下来,用户可以用零知识证明技术将自己的链上链下信息授权生成不同的可验证凭证(VC),这些 VC 可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自定义生成。由此一来,用户披露的不再是自己赤裸裸的个人信息,而只是大颗粒的 VC 结果。如 Alice 原来向航空公司填写的出生于1990年1月1日的信息,就可转化为 Alice 年满18岁。
场景转换到 Crypto Native 的世界来,DID 也是用户统一管理各类链上地址、数据、应用等的绝佳工具。在去中心化域名服务的支持下,每个人都可以以个性化的方式在 ENS 等平台上创建自己的域名,并绑定自己的地址。
*图源:ont.domains,本体社区搭建的本体域名项目
一些新的 Web3 项目也开始将服务扩展到 Mirror 博客,各种链上 DeFi dApp,推特、领英等传统 Web2 社交应用等的绑定和调用。为用户提供打通 Web2 和 Web3 的一体化管理工具,其中一些还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各类数据分析功能,来优化用户体验。
除此之外,用户的所有链上行为记录也可形成自己的链上声誉,通过 KYC 打通链下世界,应用到更多场景之中。

Web3 创造全新个人收入模式

既然 Web3 是一种新的协作模式,那么个人对协作的贡献也需要一种新的回馈模式来激励持续投入。对于单个区块链平台来说,个人的参与方式可以是运营 PoS 网络中的某个节点,获得平台交易费的分成。这些分成往往基于个人运营节点上的平台币数量、运营时长等参数;另一个炙手可热的场景便是去中心化金融,2020年的 DeFi Summer 一度引发了全民浪潮,通过质押参与不同的协议中,或是通过相关操作来获取项目方提供的激励,一次实现自己数字资产的增值。
当 DeFi 褪去短暂繁荣的泡沫后,NFT 替代成为了新的香饽饽。其中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创作者经济。无论是作家,还是平面设计师,任何类型的创作者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铸造成为 NFT,自行定价或是以允许公开拍卖的方式发布到 NFT 市场,买家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进行购买,并选择是否进行二次流通。
这种方式,为创作者们提供了新的收入渠道,以点对点的方式加速了交易的达成。在此基础上,创作者还可以逐步搭建其自己的粉丝社区,而这些忠实的粉丝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的老客户,并持续购买他们的艺术品。
前段时间火爆的各类 X-To-Earn 则将区块链与网络游戏或应用做了有机结合,在充分确保可玩性的同时,叠加各种收益赚取模式。继而引申到道具购买、交易等应用场景,构建出属于每个应用自己的独立生态系统。再通过和各大 IP 的合作,将用户面拓宽到非 Web3 群体。虽然我不知道区块链是什么,但我想来玩玩。
另一个个人收入模式场景则是在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中,不同于传统组织的协作模式,DAO 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无需许可的性质。传统世界里,要加入一家公司,个人必须证明学历和相关经验,再经过多轮面试多次面试。
加入 DAO 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只要你能够在 DAO 中找到合适的角色,完成特定的任务就可以根据每个 DAO 的规则获得相应的报酬,并且这种协作是全球化的,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此外,这种协作模式是“自下而上“的,这就避免了独裁问题。每个 DAO 成员都可以对 DAO 的治理规则、激励分配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社区投票的方式做出决定。这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 DAO 的健康迭代,激励 DAO 成员为组织献计献策。
以上这些部分仅仅是 Web3 所带来的变革中的一部分,随着现代人对于自己身份数据安全的意识逐步提高,对自己时间空间的掌控需求愈加强烈,Web3 将会被有效应用到更多场景之中。
另一方面,各国对于数据安全隐私的监管也越来越健全,包括《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个人信息保护法》(PIPA)、《中国数据安全法》等在内的法案出台,互联网大厂们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只有拥抱 Web3 才能找到自己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Web3 已至,Let’s BUIDL together!

关于 OWN 基础设施

OWN(Ontology Web3 Network)Infrastructure 是本体为 Web3 应用所提供的一系列通用性区块链基础协议和产品,可提供包括公有链协议、公有链二层(L2)协议、Web3 基础协议(DID/Data/声誉等)和通用型工具(Web3 钱包等)在内的基础性组件。Web3 应用可根据不同场景,选择不同基础组件,便捷集成。让 Web3 应用无需开发基础性功能,快速开发应用。个人用户也可通过使用 OWN 基础性产品,快速接入 Web3 应用。了解更多,可访问本体官方网站:https://ont.io/



了解最新资讯,参与精彩活动,欢迎加入本体中文电报群!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复制链接即可加入:https://t.me/OntologyNetworkCN▿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